天星醫療偏高的銷售費用:3倍總資產募資引關注,產能利用率忽高忽低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9月26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北京天星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星醫療)的科創板IPO已獲上交所受理。
根據公司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天星醫療的凈利潤在2022年度才實現扭虧為盈。除此之外,由于募資金額超過凈資產3倍,天星醫療募投的必要性也一度受到外界多重關注。
01
2022年盈利,毛利率有所追趕
天星醫療是一家運動醫學創新醫療器械企業,公司主要從事運動醫學植入物、有源設備及耗材,以及手術工具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患者和醫生提供運動醫學整體臨床解決方案。
天星醫療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植入耗材及有源設備類產品,公司產品包括植入物、有源設備及耗材和手術工具三大類。
詳細來看,從2020年度-2022年度以及2023年1-3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天星醫療的植入物貢獻收入分別為2169.72萬元、5840.98萬元、1.18億元和2755.98萬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82.16%、80.00%、79.80%和78.66%,各期占比均在七成以上。
同一時期,有源設備及耗材和手術工具合計貢獻收入二成上下,報告期內實現收入分別為471萬元、1460.32萬元、2987.51萬元和746.12萬元,合計占比分別為17.84%、20%、20.19%和21.29%。
得益于主要產品的先發優勢,天星醫療的營收也實現較快增長,報告期內分別為2640.72萬元、7301.30萬元、1.48億元、3503.68萬元,在2020-2022年度,公司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136.72%。
而另一邊,天星醫療的凈利潤卻在2022年才實現扭虧為盈。各期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081.33萬元、-1.10億元、4034.43萬元、389.5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64.96萬元、455.18萬元、3881.32萬元、386.78萬元。
對于2021年凈虧損金額較大,天星醫療解釋稱,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度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形成的股份支付計入當期損益。
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各期,天星醫療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0.43%、68.68%、71.45%和 70.55%。而同時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76.86%、76.15%、72.82%和66.53%?梢,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追趕。
此外,天星醫療所在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處于業務快速發展階段,報告期初收入規模相對較小,持續研發及運營投入較大,因此公司累積虧損較多,導致股改時未分配利潤為負。
截至2023年3月31日,天星醫療未彌補虧損的情形已消除,合并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的余額為498.87萬元。公司整體變更完成后,公司未彌補虧損已通過凈資產折股消除。
02
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存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經營期間,天星醫療保持著高位的期間費用投入,尤其在2020年度、2021年度,天星醫療的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存在明顯差異。
報告期內,天星醫療的期間費用合計分別為6679.95萬元、1.66億元、6495.28萬元和2077.66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合計分別為 252.96%、226.73%、43.90%和59.30%。在2020年、2021年度,天星醫療保持著營收規模兩倍以上的期間費用。
詳細來看,報告期內,天星醫療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87.69萬元、3658.62萬元、3979.24萬元和1025.96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4.98%、50.11%、26.89%和29.28%。
據介紹,天星醫療的銷售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市場開拓費、辦公及差旅費、折舊及攤銷、股份支付等費用構成。報告期內,天星醫療計入銷售費用的職工薪酬分別為451.31萬元、1029.13萬元、1824.38萬元和459.08萬元,市場開拓費分別為572.31 萬元、1240.59 萬元、1853.14萬元和436.81 萬元,兩者合計均占到當期銷售費用的六成以上。
天星醫療的研發投入同樣不低。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04.99萬元、2116.46萬元、1829.86萬元和698.25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6.99%、28.99%、12.37%和19.93%。
過去三個完整年度,天星醫療的銷售投入合計達到了8825.55萬元,研發投入合計達到了5451.31萬元。
并且,在2020年、2021年,同行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28.93%、30.27%,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18%、7.24%。天星醫療與同行銷售費用率均值相差16個百分點以上,研發費用率均值相差20個百分點以上。
其中,對于研發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存在的差異,天星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研發費用率相對較高,主要系公司處于市場開拓初期,收入規模相對較小。同時,2020年度,公司產品密集進入注冊取證階段,公司為迅速推進產品研發管線,研發投入相對較大。2021年度,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形成了較多股份支付費用,導致研發費用率相對較高。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報告期各期,公司研發費用率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除前述原因外,公司為維持技術優勢,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并不斷拓展研究方向,公司研發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的情況與公司實際情況和經營策略具有匹配性。”天星醫療強調。
03
賬面資金充裕還募投補流
此次IPO,天星醫療計劃擬募資10.93億元,其中4.40億元用于蘇州智慧工廠項目,2.19億元用于產品研發項目,1.33億元用于營銷網絡項目,另有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而從賬面數據來看,天星醫療目前資金較為“充裕”。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總資產錄得3.82億元,凈資產錄得3.21億元;貨幣資金為2.93億元,占當期流動資產的86.31%。由此可見,募資金額是總資產近三倍。
各期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34.07%、17.45%、18.68%和16.09%,流動比率分別為2.59倍、6.39倍、5.56倍、6.37倍,速動比率分別為1.75倍、5.62倍、5.08倍和5.83倍。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個月,天星醫療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低于多數同行業可比公司。
此外,報告期內,天星醫療的聚醚醚酮帶線錨釘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2.56%、115.49%、84.60%、28.38%;帶袢鈦板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7.29%、116.01%、127.90%和55.26%。截至2023年前三個月,公司產能利用率尚未明顯飽和。
從數據情況來看,天星醫療的產能利用率還面臨著一定下滑的狀態,而募投擴產后,產能能否消化無疑是一個新問題。
對于募投的必要性,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上市除了募資之外,還有股份流通的功能,所以上市一方面增加現金儲備、擴大成長性基礎,另一方面也為投資者提供變現的機會。”(港灣財經出品)
原文標題 : 天星醫療偏高的銷售費用:3倍總資產募資引關注,產能利用率忽高忽低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1月16日立即觀看>> 【是德科技】創建高質量的電子病歷系統和醫療設備控制軟件
-
11月27日馬上報名>> 【在線研討會】高像素紅外傳感器在物聯網中監控攝像頭...
-
11月29日立刻參加>>> OFweek2023中國優.智算力年度評選
-
即日-11.30免費報名>> 《2023云計算與通信5G類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合集》
-
12月28日火熱報名>> OFweek2023中國智造CIO在線峰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直播】COMSOL多物理場仿真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